—2025—
乌达区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实践案例汇编
乌达区政数局定期总结推广区域内各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近日,推出2025年第三期共27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本期分享3个案例。
破产清算“小切口”
助推营商环境“大优化”
(乌达区人民法院)
一、基本案情
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8日,2015年下半年歇业至今,从2016年起在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乌达法院”)的30余起执行案件,均未履行。截至2025年2月11日,经乌达法院裁定确认的债权金额为273616083.65元,在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该公司工伤职工王某某的债权无法实现,导致其生活困难,其向乌达法院申请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
二、审理情况
2022年2月9日,乌达法院经审查裁定受理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同时指定内蒙古祥鹿律师事务所担任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对管理人的职责也进行了列明。同日,对案件的受理情况、指定管理人情况、债权申报期限、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时间等信息均进行了公告。 2022年4月20日上午9时,乌达法院如期主持召开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第一次债权人会议,69名债权人以及管理人、债务人代表、职工债权代表、评估机构人员、审计机构人员等参加了会议。为此,乌达法院研究制定了《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之债权人会议工作预案》,在会议当天选派多名干警,成立登记签到、会场安保、技术保障、突发应急等工作小组提前进入会场,对每一名参会人员进行登记、安检,确保会场安全。会上,债权人表决通过了管理人执行职务工作报告、核查债权的报告、财务状况调查工作报告、破产财产变价及分配方案、管理人报酬及有关费用收取方案,圆满完成会议所有议程,为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日,乌达法院根据管理人的申请,并结合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无人提出重整或和解申请的情况,以及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债务情况,裁定宣告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
管理人按照破产财产变价方案于2022年5月11日将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财产以起拍价82440301元为基础在淘宝网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挂网公告拍卖,最终经过六次挂网公告拍卖,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破产财产于2024年11月26日以70095980元的最高价拍卖成交。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于2024年12月12日召开,会议核查了异议调整债权及补充申报的债权,通过了财产变价及管理方案,按照方案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落后电石产能指标15.5万吨置换电石产能指标12.4万吨,置换后指标归属于另外一家公司,取得转让款600万元及36万元的增值税发票税金。
2024年12月29日,乌达法院就债权人会议核查的无异议债权、核查异议调整债权及补充申报的无异议债权总额人民币273413133.65元进行确认。管理人补充调查职工债权19笔,总金额为人民币202950元,并制作了《债权表(三)》提交了债权人会议核查,债权人、债务人未提出异议,乌达法院对该19笔无异议职工债权进行确认。
2025年2月14日,通过线上方式召开第三次债权人会议,会议高票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债权以及税务债权得到了全额清偿,最大限度保障了职工工资和国家利益。普通债权的清偿率达到了11.51%,居乌达法院所审理的破产案件清偿率新高,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2025年2月26日,乌达法院作出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此案圆满审结。
三、典型意义
(一)推动“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
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乌海市乌达区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内主要为工业型生产企业,受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想要在乌达区工业园区落地,但因园区内工业用地有限,而一部分僵尸企业却占地不产。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破产清算程序将占用土地在阿里平台拍卖,使有工业用地需求的企业能够通过拍卖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权从而落户园区,这样就实现了生产企业落户,僵尸企业退出的良性循环,增添了园区的市场活力。
(二)依法保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因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处于停产状态,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一直难以落实,导致工伤职工生活困难,本案也是因此而起。同时,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虽已停产,却一直需要聘用工作人员对厂区进行看护并留用人员继续处理后续事宜,因一直无力支付该部分工资,继续留用人员怨声载道。通过破产清算程序,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财产予以变现,一次性解决了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问题,全额支付了欠付工资,保护了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充分彰显了破产制度价值和破产审判的社会责任。
(三)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
乌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停产,无力支付欠缴的税款。通过本次破产清算程序,对破产财产的变现使税务机关核定的5393358.76元税款全额受偿,避免了国家利益遭受损失。
(四)依托司法网拍手段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
为了节约破产财产处置成本,提升破产财产处置效率,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本案通过阿里平台对财产进行处置,相比传统的委托拍卖方式,本次网络拍卖既节约了破产财产处置成本,也缩短了破产财产的处置速度,整个拍卖程序公开、透明,让整个清算案件的参与人放心、安心。
(五)探索无形资产的变现途径提高普通债权人的受偿比例
本案中,乌达法院、债权人、债务人、管理人等相关各方凝心聚力,发挥各自优势,在符合产能退出置换的条件下,按规定退出落后产能,并置换给有能力、有需求的生产企业,释放产能,增加市场活力。同时,置换产能取得的转让款使普通债权人的受偿比例有所提高。
电力主动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
(乌达区能源局)
为切实履行好电网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面向政府、企业、人民群众加快构建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和提升服务广度、深度和温度,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一、服务政府大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动服务政府情况。乌达供电公司积极主动对接乌达区政府建立联络机制,采取开展事故停电应急演练,协助对其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和方案,形成了乌达供电公司和重要客户用户联合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协调联动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了重要客户安全意识,为公司全面扎实做好重要客户供电服务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主动对接重点项目情况。乌达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乌达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建立2025年园区重点项目清单台账,工作人员定期对接项目负责人问询办电进展。截至目前,本年度公司辖区内源宏精细化工等3个重点项目办电业务在供电方案答复环节,业务正常流转中。
二、聚焦园区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
乌达供电公司始终秉持着为企业着想的初心,积极采用主动上门服务以及电话温馨跟进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体验。我们深知企业在用电方面的需求复杂多样,因此通过专业的用能分析、精准的能效诊断以及详细的设备耗能情况查询,为企业提供“供电+能效服务”技术指导,提出专业化建议和针对性解决方案,减少非必要设备使用,减少电费支出,减低能源消耗。同时,定期上门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用电隐患排查。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开展园区电力上门服务17次,为27户企业进行绿电绿证交易辅导解答,举办了4次座谈会及政策宣贯会,为28户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安全用电体检服务。我们也收获了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企业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优化审批环节
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
(乌达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的工作安排,乌达区住建局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为核心,优化审批环节,聚焦解决办事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一、创新申请方式
工作人员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整合高频事项申请操作流程、材料清单、申请网址、查询方式等综合要素,制作形成二维码,并引导办事主体通过扫描二维码熟悉办事流程、获取材料文本或直接进行网上申请,让办事主体看得懂政策、记得住流程、办得成业务。
区住建主动给企业提供减免纸质材料、容缺受理、申报承诺等便捷服务,帮助及时办理开业手续,快速投入生产,缓解经营困难,2025年至今已办理施工许可5件,获得了相关企业的广泛欢迎。
二、优化审批流程
乌达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助力推动企业工程项目的竣工联合验收,坚持主动靠前、热心、全过程服务原则,积极为企业提供指导,开展企业“一对一帮扶”,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关键问题。特别是在环节审批过程中,提供主动服务深入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已走访乌海市鑫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乌海市仁通升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亚凯达公司等11家施工企业进行对接,将施工许可办事指南发放到各企业。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实行“一站式”服务。我局在区新利18娱乐中心设立住建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多项审批事项整合到一个窗口办理,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目前,已实现多项高频事项的“一站式”办理,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了40%以上。
三、加强综合监管
我局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避免了选择性执法和人为干预,提高了监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目前,已将多项监管事项纳入随机抽查范围,有效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同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乌达区住建局始终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积极履行审批服务职能,强调要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
通过创新申请方式、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强综合监管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企业办事更加便捷,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建筑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我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移动门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