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政数局定期总结推广区域内各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近日,推出2025年第二期共22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本期分享3个案例。
生态环境分局管控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
健全源头预防体系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分局)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度融入营商环境建设,通过“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精准施策,2024年累计为企业 25个项目提供“三线一单”管控单元查询服务,实现生态保护与项目落地双赢,探索出生态敏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提前告知选址限制、排放标准等核心要素,有效规避项目违规风险。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不仅是污染防治的“防火墙”,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通过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明底线”“划边框”,既为企业划定了发展跑道,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标尺。这种“生态导向、服务前置、精准管控”的新型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斥”局面,通过建立可预期的制度体系,增强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
深入学习信用条例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乌达区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市信用办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进 一步提升税务干部依法履职能力,近日,乌达区税务局第一 税务分局组织办税厅全体人员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信用信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题学习活动。通过系统学习、案例研讨与实践结合,税务干部深化了对信用信息管理的认识,为后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系统学习,筑牢信用管理基础
《条例》的出台,标志着自治区信用信息管理工作进入了法治化的新阶段。它对税务部门规范信息采集、强化数据安全、优化信用服务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税务信用信息 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数据泄露、评价失准、执法过度等问题。结合实际税务工作,参训人员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提出优化建议。
此外,学习活动还设置了“情景模拟”环节。参训人员分组扮演纳税人、税务干部等不同角色,模拟信用信息查询、异议处理、联合惩戒等场景,现场演练操作流程。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税务新人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青年税干对信用 信息操作流程的理解。
二、以学促行,深化营商环境优化
学习《条例》不仅是法治教育的必修课,更是提升纳税 服务质量的行动指南。基层税务局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聚 焦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信用管理融入一线工作:
推动税务数据与信用信息平台深度对接,建立“信用分值”实时更新机制。联合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开展“信用+金融”合作,为守信企业提供“银税互动”方向的信用贷便利,形成守信激励合力。
办税厅提供信用查询、修复申请、政策咨询“一站式”服务。针对高频失信行为(如逾期申报),开发智能提醒系统,通过短信、微信等多渠道提前预警,降低纳税人失信风险。
开展“信用进企业”系列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会、案例手册发放、线上直播课等形式,普及《条例》内容与守信益处。在办税厅设置信用宣传栏目,公示守信典型,营造“知信、守信、用信”氛围。
此次《条例》学习活动,不仅提升了税务干部的法治素 养,更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能。乌达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将持续深化学习成果转化,以信用管理为纽带,构建“法治+服务”双驱动模式,助力纳税人轻装上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服务举措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为营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辖区燃气使用安全,杜绝餐饮企业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期,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开展全区餐饮用户入户燃气安全检查及宣传行动,切实提高各用气企业安全意识,推进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此次行动,我局联合区商务局、区市监局,对全区约500余家餐饮场所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在检查过程中,城管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餐饮企业燃气阀门、灶具、软管是否合格;是否安装报警器、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通风条件及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等,确保燃气用具无泄漏、无老化现象。并与商户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了燃气安全使用现状,以及在燃气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检查结束后,邀请商户加入燃气安全宣传微信群。微信群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宣传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和技能,同时为餐饮企业用户提供燃气安全使用咨询、答疑服务,为餐饮企业提供“心连心、手牵手”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以此次联合检查为契机,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燃气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及企业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移动门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