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乌达

乌达区疾控中心开展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与“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系列活动

来源: 乌海市乌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24-12-06 10:12  浏览次数:66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12月1日前后为“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防治性病、促进生殖健康。乌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世界艾滋病日”与“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活动相结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宣传高潮。

一、防艾知识进校园,共享健康,无“艾”更精彩

11月28日下午,乌达区疾控中心受邀在乌海市第十中学开展了《知艾防艾,无悔青春》主题健康教育活动,15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艾滋病概念、我国青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趋势、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丰富的内容让听众对艾滋病有了更为全面、科学的认识。现场还播放了乌达区疾控中心自制《防“爱”不防爱——“艾滋病”宣传教育片》,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深入浅出的表述加深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理解。活动最后,工作人员倡导青年学生正确理解“爱”,珍惜自己保护自己,和生命里真正相爱的人相互成就。

现场形式灵活、气氛热烈,包括专题讲座、互动问答、发放宣传资料等。此次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营造学校防艾宣传氛围,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及防范意识。

图片1图片2

二、宣传科普上街头,社会共治,共担防艾责任

11月29日上午,乌达区疾控中心组织辖区各医疗机构在乌达区人民公园南门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大规模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过往行人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辖区居民对艾滋病的预防、检测、治疗的认识,让广大群众也成为防艾知识的传播者。同时,消除老百姓对艾滋病的恐慌,唤起大家对艾滋病患者的理解和关爱,行成合力共同抗艾,达到社会共治、共同承担防艾责任的目的。

图片3图片4

三、警示性教育进门诊,强化动员,消除负面情绪

12月3日-4日,乌达区疾控中心前往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针对受治者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提高受治者对维持治疗的认知度,引导消除负面情绪,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宣教内容通俗易懂,既包含科学的防艾知识,也融入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理念,强调了艾滋病防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此外,工作人员还现场采集受治者血液标本,免费为其进行艾滋病、梅毒、丙肝抗体检测。累计采集27名受治者血液标本,目前均已检测完毕。

乌达区疾控中心将继续以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为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深入开展吸毒人员思想动员工作。

图片5图片6

四、公共场所精准干预,终结艾滋,树立健康理念

12月5日起,乌达区疾控中心在辖区40余家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张贴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与“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宣传海报,放置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台牌、安全套、主题宣传折页等,持续宣传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艾滋病性病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携手应对疾病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主动检测和正确求医,促进早发现早阻断早治疗,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图片7图片8

五、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宣传效果,共建和谐社会

为充分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乌达区疾控中心制作了《防“爱”不防爱——“艾滋病”宣传教育片》,利用“世界艾滋病日”与“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契机,通过本单位电子大屏及微信公众号、乌达区融媒体中心“魅力乌达”等平台发布,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乌达区疾控中心精心谋划、认真组织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与“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系列活动,科学制定活动方案,各项宣教有序开展,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和宣传材料,科学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各方共同承担艾滋病性病防治责任,减少疾病传播。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等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共发布宣传科普公众号4篇,悬挂主题横幅4幅次,张贴宣传海报100余张,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800余册,赠送圆珠笔150支、无纺布袋200余个、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台牌500份、安全套6000余份。

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的认知和关注,提升了自我保护的意识的技能,引导正确的求医行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撰稿人:胡美娟 杨宏宇

审核人:闫莉莉

报送人:高照枫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Baidu
18luck新利客户端